你的位置:配资平台排行榜_配资门户平台_炒股配资平台 > 配资门户平台 > 北京期货配资 田轩: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发布日期:2025-02-18 23:36 点击次数:116
中新经纬2月15日电 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有利于吸引长期资金入市北京期货配资
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
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文简称《报告》)。一些新变化、新提法释放出信号——央行将更加灵活和有针对性地调整货币政策,并通过多种工具和机制来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以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几个关键点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挑战也还存在”。这意味着内需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而“注重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释放出央行将充分考量复杂经济环境,保持政策灵活性与前瞻性,通过精准施策,助力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信号。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显示政策工具箱空间充足,但会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降准降息时机,以达到既为经济提供支持,又避免过度宽松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的目的。“更好把握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表明央行将不再依赖单一工具,而是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寻求更有效的结构性工具,政策重点将从“增量支持”逐步转向“存量优化”。“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表明央行将采取措施稳定汇率,防止汇率大幅波动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此次《报告》中,多个专栏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型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2024年,央行多次运用传统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全年提供超2万亿元长期流动性,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累计下降35基点和60基点。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0%和7.3%。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强,市场信心得到有力提振。2024年货币政策工具在支持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货币政策或可多维度继续创新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已开展两次操作,金额合计1050亿元。互换便利可以促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多高流动性资产,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并能稳定市场情绪,优化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结构,增强市场稳定性;还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吸引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融资结构,提升市场透明度和监管效率。长期来看,这项工具或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助力那些具有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快速发展,构建更加稳定可持续的金融环境。
《报告》亦提及,将继续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笔者认为,未来存款准备金制度或将在以下几方面创新和优化。动态调整机制方面,依据经济金融形势,灵活上调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精准调控市场流动性,使货币供应契合经济增长与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针对不同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准备金率,提高政策精准度;建立市场化调节机制,赋予金融机构一定自主权,增强其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主体功能拓展上,将存款准备金制度融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借调整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优化定向降准政策,引导信贷投放至特定和薄弱领域,确保资金流向关键之处。考核与披露机制优化时,引入科学考核方式与指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制度透明度,精准反映金融机构流动性,增强政策引导作用,稳定市场预期。
此外,《进一步完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体系》专栏指出,未来将明确主要政策利率、推动向价格型调控转型等。未来货币政策若从多维度创新优化,或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率调控层面,应当明确政策利率导向,借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围绕其波动,及时公开政策利率调整详情及相关说明,增强透明度,稳定市场预期;也应建立健全利率走廊机制,设置政策利率上下限,灵活应对经济形势变化。同时,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增强国债市场流动性,疏通利率传导。
未来,随着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买断式逆回购、互换便利等工具不断创新,将会有更多工具可以灵活组合运用,适应不同经济场景。当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强后,将形成政策合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谢婧雯北京期货配资